<acronym id="a4age"><center id="a4age"></center></acronym>
<rt id="a4age"><optgroup id="a4age"></optgroup></rt><rt id="a4age"><optgroup id="a4age"></optgroup></rt>

正安縣政務新媒體運維管理制度

發布時間: 2020-09-30 17:24 字體:[]


為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在推進政務公開、優化政務服務、凝聚社會共識、創新社會治理等領域的重要作用,持續提升政府網上履職能力,制定我縣政務新媒體運維管理制度。

第一條??各單位要對開設的新媒體賬號全面系統掌握運維情況,重點整改內容長期不更新(即“僵尸號”)、信息發布不準確、互動回應不及時、運維管理不規范、發布內容與官方認證身份不符等問題,清理、整合職能相近內容相似的賬號,注銷停用的賬號,并將相關變更信息及時向社會公告。對發現的假冒政務新媒體,由相關單位舉證并提出關停申請,報縣委網信辦后按程序逐級上報。

第二條??規范政務新媒體開設、注銷程序。各單位政務新媒體的開設、變更、注銷要向縣政府辦與縣委網信辦報備。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機構職能發生變化的,應按程序及時注銷或變更賬號信息,并向社會公告。主辦單位名稱發生變化的,要及時修改賬號主體,若以機構名稱為新媒體平臺命名的,要隨同機構名稱變更同步更名,并書面向縣政府辦與縣委網信辦報備。

第三條??加強內容建設,堅持正確導向。政務新媒體運維管理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優化政務服務的決策部署。

第四條??明確功能定位。注冊和開通政務新媒體賬號,名稱應簡潔、直觀、規范,頭像應鮮明、端莊、文明。結合各單位的職能定位,以實用、實際、實效為原則,拓展服務功能,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第五條??落實管理制度。各單位要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政務新媒體管理、網絡信息發布管理各項規定,政務新媒體在功能建設、運維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123號)等有關要求抓好落實。

第六條??強化主體責任。各單位要嚴格落實“誰開辦、誰主管,誰應用、誰負責”的工作要求,履行政務新媒體規劃建設、組織保障、健康發展、安全管理等職責,明確責任主體,避免出現開而不管、管不到位的問題。要明確專人負責,嚴格做好日常管理和運營,確保責任到人。

第七條??規范內容發布。政務新媒體要及時更新信息內容,保證發布頻次,積極互動回應。新媒體賬號轉載發布的內容,原則上只轉載黨委、政府網站等權威媒體及有關主管部門和本單位確定的稿源單位發布的信息,不得擅自發布代表個人觀點、意見、情緒的言論,不得刊登商業廣告或鏈接商業廣告頁面。要對政務新媒體留言、跟帖、評論等互動環節進行實時管理,認真做好公眾留言審看發布、處理反饋,暢通互動渠道。要明示本單位職能、聯系方式等信息,安排專人負責落實回復。

第八條??規范工作流程。政務新媒體運維要建立明確規范的工作程序,指定在編人員專人專崗負責政務信息發布工作。建立信息發布審核機制,對發布信息嚴格把關,每條信息均需主管領導審查后方可發布。委托其他單位運營的,開設單位要加強管理和檢查指導,避免發布不當言論。

第九條??健全安全機制。各單位均需建立政務新媒體安全運營機制,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政務新媒體信息審核、發布要配置專用設備,做到專機專用、專人專用,嚴禁安裝與工作無關的軟件,嚴禁接入不明網絡,對可能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信息要嚴格管理,確保不發生泄密事件。加強對賬號、密碼的安全管理,提高密碼強度,防止賬號被攻擊、竊取,發布的信息被篡改。

第十條??強化組織保障。單位要對政務新媒體運維給予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并建立基礎保障制度。明確專門股室負責政務新媒體管理,選派政治立場堅定、熟悉網絡傳播規律和業務工作、具有較好文字表達能力的人員負責運維。對于運維有困難的部門,可委托新聞媒體機構代理,確保信息發布安全、輿論導向正確。加強隊伍建設。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要高度重視政務新媒體建設,著力強化運用政務新媒體的履職能力,將政務新媒體管理工作納入各單位業務培訓重要內容,對政務新媒體從業人員開展定期培訓,加強國家和省、市關于政務新媒體建設運維管理的系列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學習,不斷提升政治素養,熟練掌握業務知識。政務新媒體運維要建立值班值守制度,強化日常監看,確保信息更新及時、內容準確權威;建立落實內容巡查制度,做好巡查記錄。要與宣傳、網信等部門加強溝通協調,跟蹤監測涉及政務新媒體的網絡輿情,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按程序及時報告、會商研判、妥善處置。

第十條??本制度由縣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国产免费三级a在线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影视资讯 - 朝露网